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意义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是学生应对未来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不断重塑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新形态,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对实现我国从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的转型升级、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以及贯彻落实我国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方针至关重要。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可以量化反映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成效与不足,是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提升的关键环节,是制定学生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计划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教育部科技司直接委托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的研究团队,我们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依据
2020年12月30日,教育部首次将“学生信息素养达标率”纳入到《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中。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流程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工作从启动到实施均遵循着一套科学和严谨的流程,其主要包含6个阶段:调研分析阶段、测评工具开发阶段、试测阶段、评价工具修订阶段、正式施测阶段、数据分析报告阶段。
1. 调研分析阶段。一是调研国际学生信息素养评价项目、查阅与分析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人才布局的需要,为区域研制科学规范的适合于当前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测评的维度;二是确定适合区域规模化测评的基于情境的标准化测评方式。
2. 测评工具开发阶段。确定测评工具开发的需求、制定测评工具设计的原则、设计与研发测评工具(见图1)与测评系统(见图2)。
图1基于情境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工具
图2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系统
3. 试测阶段。在正式测评之前,组织多次试测,为检验评价工具的信效度提供数据支持。
4. 评价工具修订阶段。根据试测收集的数据,一线教师与专家提出反馈意见,对测评题目与测评系统进行修订。
5. 正式施测阶段。在准备阶段,上级行政单位发布测评通知,抽样学校与学生,被抽样学校进行技术准备测试。正式测评时,受过测评专业训练的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同时开展评价工作并监督学生测评的整个过程。
6. 数据分析报告阶段。依托自主研发的测评系统,统计并分析学生测评的相关数据,并面向不同用户群体提供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可视化报告(见图3、图4)。
图3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报告案例展示
图4“智慧教育示范区”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报告案例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结果
近年来研究团队对全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数据的统计分析,普遍发现:中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男、女生信息素养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东、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在信息素养总体水平及各维度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东部地区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显著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小学生在“信息知识与技能”与“信息思维与行为”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受到个人、家长、教师和学校等层面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个人层面因素对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家长层面和学校层面对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较大,教师层面对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影响较小(见图5)。
图5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案例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的相关案例
近年来研究团队已面向全国小学生、中学生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实践。
1. 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苏州市、襄阳市、运城市、柳州市、重庆市、武汉市等多地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累计获取了25,000余万份中小学生样本。
2. 2018年11月受教育部委托,开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测评,获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近160,000份学生样本,并形成第一份《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信息素养试测调研报告》。
3. 2019年12月受教育部委托,在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展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采集175,000余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试样本,并向教育部提交《宁夏中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调研报告》。
4. 2020年10月,在“智慧教育示范区”开展规模化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采集了600,000余份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试样本,并向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提交了一系列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报告。
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研究团队工作计划
目前研究团队将开展持续的监测评估工作,为“智慧教育示范区”武汉市等提供全方位,持续性的专家服务。此外,研究团队将继续征集有意向的合作单位进行学生信息素养实证研究,如研究宏观视角下学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不同教学模式对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影响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信息素养测评实践等。